40岁以后你有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吗?
我国青光眼发病率2%,确诊时大多已中、晚期
下周是世界青光眼周——
医院请你听博导讲座做眼科检查
下周是世界青光眼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将今年的主题定为:“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
“今年的青光眼周主题旨在宣传两条信息,一是青光眼早检查、早确诊的重要性,二是诊断过程中视神经检查的必要性。”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委员、杭州华厦医院业务院长吴仁毅教授说。
青光眼致盲率约有22.7%
且其视觉损伤不可逆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别看它处于第二位,却比白内障要凶险许多。
“青光眼患者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而它引起的视功能损伤症又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医疗手段控制它的进展。”吴教授说。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约有万青光眼患者,中国青光眼患病率约2%,致盲率约22.7%,占失明总数的8.8%;预计到年,中国青光眼患者将达到万。
为什么青光眼患者普遍确诊较晚?
“大部分青光眼病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痛不痒,也不影响中心视力。少数病人只会有间歇性眼胀眼痛,即使急性发作时,也常被患者误认为是其他疾病,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吴仁毅教授说,临床上许多青光眼患者都是先去看了消化科或脑病科。
“青光眼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急性发作期眼压会急剧升高,患者除了眼部的眼疼、眼红、眼胀、视力急剧下降症状外,还常出现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况,患者往往会忽视眼部症状,到消化科或心脑血管科就诊。”
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是逐渐升高的,症状更加不明显。“大多在体检做眼底检查时偶然发现。”
像对待血压一样重视眼压
出现这个先兆症状要小心
普通百姓都知道高血压的危害性,但对于眼压却很陌生。“青光眼最关键的危险因素是眼压升高,降低眼压也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可和高血压对心、脑、肾的损害相比。”
吴教授介绍,闭角型青光眼先兆期会有间歇性的轻微疼痛感,往往是在生气或在暗光下待的时间过长时隐隐作痛;另外看灯光会有一个光圈,这是由于眼压增高后,眼内液体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所致。
“这些症状在休息后可能自行恢复,所以很多人并不在意,这可能会错过青光眼的最佳治疗时机。”
这四类人群是青光眼高发者
专家提醒:四十岁后每年检查一次眼睛
“40岁之前,建议每两年要进行眼睛的体检;而高危人群或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尽早发现,早期治疗。”
青光眼高危人群是重点防治对象:
1.有家族青光眼史者
直系亲属中有青光眼患者(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以上;
2.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眼病是人类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患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的几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3.高度近视者
高度近视者有很高的比例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
4.眼外伤或有其他眼病患者
“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或遵医嘱做一次包含眼压检查、眼底检查和立体视神经照相的眼科检查,青光眼越早发现越能帮患者保留更完整的视觉功能。”
下周华厦眼科青光眼周活动:
吴仁毅教授专题讲座+四项眼科检查
-预约即可参加
有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约有近50%的青光眼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可能更为巨大,普及青光眼的科普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青光眼,防治青光眼,十分必要。
为了提醒广大青光眼易发人群关爱双眼,养成及时就医,定期眼检查的良好习惯,杭州华厦医院将于3月16日(下周六)上午举办主题为“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的青光眼周公益科普讲座,由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杭州华厦医院业务院长吴仁毅教授主讲,并为到场的读者们做基础四项检查。
活动时间:年3月16日上午09:30—10:30活动地点:杭州华厦医院二楼多功能厅
活动内容:
1、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青光眼周公益科普讲座2、眼健康检查(视力、验光、裂隙灯、眼压基础四项检查)
活动现正在火热预约中,到场即可享受四项眼健康检查,并有机会获得干眼熏蒸体验名额。
报名预约或想了解更多活动内容可拨打本栏目热线电话。
文/章贝佳
点击阅读原文,咨询眼健康问题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最好初期白癜风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