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8日—14日(每年3月第2周)是第13个世界青光眼周。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商定,今年我国青光眼周的主题与年相同,仍为: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
为何连续两年都为同一主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顾问专家、医院院长陈晓明教授表示,这正说明了“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青光眼诊疗的重要性。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这是一组以进行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科疾病,基本特征是病理性眼压升高。
正常人的眼球内部会保持一定的压力,一般在10—21毫米汞柱。若眼球内房水循环出现问题,可导致眼压升高,患上青光眼。高眼压会损害视神经,导致其逐渐萎缩,进而视野出现缺失,最终导致失明。
青光眼示意图
陈晓明教授表示,为了确诊青光眼,医生常常会进行眼压、视力、眼底、视野和前房角镜等系列检查。其中:
1、眼压检查。主要采用眼压仪进行检查。眼压增高是导致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
2、视力检查。主要包括看远的视力和看近的视力。
3、房角检查。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或闭角型青光眼的依据。医生通过房角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房角状态,判断房角是开放的,还是关闭的。也可以通过超生生物显微镜检查虹膜状态和房角情况。
4、视野检查。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视野检查的目的是了解病人的可见空间范围的大小,同时探测视野范围内有无看不见区域。定期视野检查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随访十分重要。
5、眼底检查。青光眼视神经的改变是诊断青光眼的客观依据。医生通过眼底检查可以了解视神经有无损害,从而确诊青光眼。因此,才有“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的说法。
陈晓明教授表示,在青光眼的系列检查项目中,眼底照相相对简单、经济,且各眼科机构照相设备较为普及,患者在接受眼底照相检查时,也不会有创伤和疼痛,可以方便及时地得知患者是否需患有青光眼,并及时安排规范治疗,控制青光眼给患者带来的视野缺损等损害,防止患者失明。
综合各项原因,今年全国青光眼学组才决定年青光眼周的主题仍为“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目的就是为引起人们的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