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SubspecialtyDay是AAO大会的特色议程之一,与会学者们将在这一天围绕眼科各个亚学科的最新进展展开广泛的交流探讨。《国际眼科时讯》记者有幸采访到本届AAO青光眼分论坛的指导嘉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的JoannGiaconi教授,邀请她为我们介绍白内障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最新进展。
青光眼与白内障的相关性
作为两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和白内障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二者都与年龄密切相关,只要年龄足够大,所有人都会患上白内障,年龄在八九十岁的老年人青光眼的发病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对于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与日俱新,针对白内障的晶状体摘除手术取得了飞速进展。如今白内障患者已经大部分可以拥有完美的术后视觉体验,而对于青光眼来说,目前还没有办法逆转其造成的视力损害,所以对其治疗主要聚焦于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白内障手术治疗青光眼:证据充分,备受认可
二十年前人们对于用白内障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还存在争议,但随着最新的EAGLE研究的成功开展,用白内障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获得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这一治疗方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全球眼科医师的广泛认可和接受。Giaconi教授还谈到,对于患有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如果存在眼压持续升高,视神经处于高风险状态或者已处于受损状态或有前房角粘连形成,单一的晶体置换手术是不错的选择。手术要点:注意细节,保障安全
通常情况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白内障手术属于常规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开展,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眼前房变浅、晶状体位置比较靠前,会产生后房压力上升,囊膜破裂的风险也会增加。由于手术伤口的存在,虹膜还会发生脱垂,因此切口的构建对于该手术非常重要。Giaconi教授认为,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基本都能规避以上这些手术风险。在做好手术规划的前提下一下几点策略需多加考虑:通过注射甘露醇来缓解玻璃体腔的压力,使晶状体位置略微靠后;遇到窄房角、浅前房的情况可以通过进行玻璃体抽吸术来应对;再加上密切留意手术切口,制定后备方案以防止手术出现意外等等,做到这些就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的保障。专家简介
JoannGiaconi教授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拥有21年以上的丰富临床经验。她隶属于包括罗纳德·里根·乌克拉(RonaldReaganUcla)医医院。研究兴趣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等领域。(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