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急性青光眼治疗专科医院 >> 急性青光眼症状 >> 郭文毅留住光明发现美

郭文毅留住光明发现美

 

头部白癜风图片 https://m.39.net/pf/a_7551898.html

一九一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ON「

郭文毅

留住光明发现美

人物介绍

郭文毅,男,主任医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分会循证医学学组委员,上海市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询证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澳大利亚西澳大学Lions眼科研究所访问学者和美国JohnsHopkins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访问教授。

从事眼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年,曾在复旦大医院眼科工作25年,对各类眼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各类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及外伤性低眼压的诊治方面造诣颇深,擅长各类青光眼的手术及激光治疗,掌握各种先进诊断及治疗技术。对白内障、眼外伤及其它各类眼科疾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采访笔记

等了他一个小时,他临时更换了门诊时间,以为病人不会多,没想到又被病人层层包围。

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郭文毅,擅长各类青光眼的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

一屋子人围着他,听他抑扬顿挫。他慢条斯理,时不时说几句笑话,口袋里插着小病人郑重其事送他的礼物——棒棒糖。等他的时候,有病人在门外聊他,被我听个正着,“这个教授太负责了,态度又好,一直笑眯眯,我家孩子一听说今天看郭教授,开心死了!”谈话的时候,时常有病人过来看他,“你要多休息哦,放松放松,你太累了!”

他说,门诊日,他的午饭总要在一两点以后才能吃到,“总要延长一两个小时,大家都期待着你,怎好让人家失望。病人也很体谅,郭教授,你先去吃口饭,不急的,慢慢吃好唻。”

他与青光眼打了一辈子交道。青光眼领域,他是上海的翘楚,浸淫了三十年,“成千上万的手术做下来了。”说话间,他为我徒手画出几把刀来,一一道出刀之用途,“这是我的兵器,我用这些兵器留住病人的光明。”他坦言,青光眼手术与白内障等不同,“不可逆的疾病,病因至今未明,国际上也一直在探索受损神经的修复,它就是一辆失控的卡车,我能做的就是拉住刹车,悬崖勒马,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为上策。”

他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病人已经很痛苦了,不想看见冷若冰霜的医生。他们笑了,我更快乐。”他也有焦虑的时候,通常会端起相机去寻找美景,寻找美,放松自己,“青光眼手术是艺术,摄影也是,构图布局,用光色彩双方都有借鉴。”他是发烧友,从最初的海鸥到现在的佳能专业相机,大大小小十多台,“我用来发现美。”在他的镜头里,海鸥在飞翔,鲜花在歌唱,黄昏的霞光倾泻在大昭寺的飞檐上,流光溢彩。

他参加过30多次义诊,最难忘的是年随全国20多位眼科专家在海拔多米的西藏林芝义诊,而这次所有医师都是摄影爱好者,“自掏腰包带着各种义诊设备、仪器、药物,还要再扛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此行毕生难忘。义诊那天早上八点,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藏民们席地而坐,穿着落满灰尘的藏袍,已经看不到本色的鞋子,指甲缝里都是黑黑的泥土,晒得黝黑的皮肤,点缀着两坨高原红,单纯和期盼的眼神,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们见到我,会拿出怀里的酥油茶和糌粑请我尝一口。”

谈话尾声,我们说起“有过影响的人”,他说,每个阶段不同,毛泽东,五连冠的中国女排,丘吉尔~“我在读《丘吉尔传》,他说,历史对我不错,因为都是我写的,多么乖张自我的一个老头。打动我的是,他作为一名政客的良心和使命。他说,我们都致力于让国家对外强大不可欺、对内人民生活有保障,对和平的追求、对个人生命的尊重。”

“你知道吗,他个子不高,而他每天最快乐的一件事情,就是量一下身高,然后让秘书报出数字,而这位颇懂风情的秘书总会多报十公分。他就摸着光头哈哈大笑。”

我揣摩,他十分欣赏丘吉尔式的幽默,我听出了这段话背后的含义,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找到当下的乐趣,即使是人生的苦味,也就不会那么难以咀嚼。

1医学和艺术

“青光眼手术其实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更精密、更细致的手术。”郭文毅说。

说起艺术,郭文毅算得上是一个文艺积极分子,在中学的时候他就考取过湖南省的艺校,“我是拉二胡的,11岁时经过好几轮考试和选拔,才得到进入艺校的机会。”但同年,国家恢复高考政策开放,老师和父母都建议他参加高考,进入清华或者北大这类名校,郭文毅便放弃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准备高考。“虽然高考考分并不理想,但最终遂父母的心愿,进入了医学院。”

医学,一门主要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守护人类健康和生命为主要使命的自然科学。艺术,一门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从字面意义与分类上来看,医学与艺术似乎并无交集。但郭文毅认为,在人类发展与进化的过程中,两者却实实在在的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存在着很多共性,“医学通过艺术得到了充实与完善,而艺术通过医学即发展了自身,又得到升华。其实,南丁格尔女士曾说,医学除了用生物学知识之外,更多的还要应用许多人文科学知识来为病人服务,使千差万别的人在很短时间内都能达到治疗或者康复需求的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

郭文毅做的是青光眼手术,他经常给他的病人举这样一个例子:“青光眼就像是一辆勇往直前的车,不能倒退也不能掉头,医生所做的就是为病人踩刹车。”他会告诉患者,青光眼很特别,和白内障的治疗不同,白内障患者做了手术以后就可以复明,而青光眼患者即使是做了手术也不能恢复已经受损的视功能,所以青光眼是不可逆性的致盲,医生所做的治疗,是阻断疾病的发展。

“如果说,白内障手术是帮助病人重见光明,那青光眼手术就是帮助病人留住光明,所以青光眼需要得到早期的治疗,早期的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伤较少,经过医生的救治可以得到很好的视力。由于青光眼的致病原因还是不清楚,尽管现在有更加多样的手术和药物治疗,我们医生所做的也只是对症治疗,并非对因治疗,要达到真正的治本,还需要不断的研究。”

2发现美

郭文毅的使命是为病人留住光明,但他坦言,这份光明也需要患者自己早期去预防,医生的功劳只有一半,有一半的光明是需要病人自己去留住的,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良好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都非常重要。

美无处不在。“我善于发现美,这是一种生活态度。”郭文毅说。

郭文毅热爱摄影,他说,喜欢用影像留下身边的美。在医学界,他可以说是一名专业的摄影发烧友,摄影技术堪称上乘。而按他自己的说法,这是缓解压力。

他是一个幽默的医者,手术中严谨,下了手术台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大叔,会接过小病人送给他的棒棒糖,会和老病人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这样的方式让病人感到很亲切,他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快乐。“我有一部分患者是小孩子,小孩子都是充满童真的,面对他们时,我总是满面笑容,其实,不仅仅对这些孩子,我对所有患者都是充满欢喜愉悦的,我希望自己的好心情,能够感染到我的病人。”

口述实录

晔您一直笑眯眯的,您的幸福感究竟来自哪里?郭文毅当医者用自己的能力与爱心,治愈每一位患者以后,对于患者来说,又可以充满欢乐、健康地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而在医者眼中,看到的是一个有问题的机体在他精心的“雕琢与修饰”下又可以继续幸福地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晔您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评价一下自己的摄影技术?郭文毅我的摄影技术一般,只能说喜欢而已,摄影是我的一个爱好,在高中就开始感兴趣了。我的第一台相机是在我大学毕业以后买的,大学的时候是借相机来拍,真正的摄影是从年买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开始的,尤其是加入了全国眼科摄影委员会后水平才有所提高,我加入以后主要拍的还是风景,开始真正以一个摄影师的角度去拍摄。我现在手上的机器都是专业和准专业相机,我出去拍摄的话可能会带上三个相机和三个镜头。摄影就是追求美,摄影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以快乐向上的态度,留下这些美好的记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快乐。晔摄影与从事眼科有共同之处吗?郭文毅当然有。我大学实习时候的老师说过,眼科是所有科室里唯一能够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病理变化的,眼科很多疾病的变化,都是可以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并且能够拍摄出来,所以眼科是最早有影像的,这些照片对我们的诊断是有价值的,拍摄也需要有技巧,也需要构图和光线的要求。晔从大学时代接触眼科,到现在成为著名专家,您对眼科的理解与当初有所不同吗?郭文毅那是大不一样。我现在的感悟是,眼睛是人类感受世界最重要的器官,当我们失去双眼,根本没有办法感受周围,生活是没有乐趣的。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憧憬,没有光明,人类就不可能感知物质、事物、世界,就不可能发展社会,发展人类自己。晔从医三十年,接触的病人中有没有特别让您印象深刻的?郭文毅记忆最深的是那些最贫困地区的丧失光明的病人,都是我在扶贫时遇到的病人。年,我去西藏拉孜参加一次义诊,这个地区海拔很高,气候干燥,非常贫困,医疗条件非常落后,整个县只有一个眼科医生,而且不会做手术。在得知我们要去义诊的消息后,很多藏民纷纷来就诊,有的甚至是走了两天的路赶来,我们到达的时候,医院前的广场上席地而坐等着,虽然黑压压一片,但是藏民非常安静,非常有秩序,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诊治。晔您几次去西藏义诊了,这段经历带来的收获是什么?郭文毅是更多的感悟人生吧。我这几年几乎每年都去西藏义诊,在西藏,每个做完手术的病人见到我们都充满感激,不管你是不是给他完成手术的医生,拉住你的手连声道谢,并且热情地邀我们分享酥油茶——这种感受是在大城市感受不到的,藏民那么艰苦却那么乐观,这是城市人需要学习的。晔作为眼科医生,在青光眼手术中,自己的感觉是什么?郭文毅有一种说法:青光眼的手术和其他眼科手术有点不一样,青光眼的手术是一门艺术,需要更精密更细致的手术。现在绝大多数的青光眼手术都是将眼睛里的房水引流出来,控制眼压来恢复视力,看似简单,但引流多了眼压就会太低,引流少了眼压还是很高,所以要恰如其分,这就是艺术的掌握。晔您在手术台上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郭文毅我觉得只要是医生上了手术台,这台手术就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事情都让位于这台手术。我所有的精力,所有的心思都在这台手术上,极度专注。我的手术看上去是不紧不慢的,但是我没有多余的小动作,真正做到有效率。晔您会感到焦虑吗?郭文毅会有焦虑。不过现在更多的焦虑并不来自于临床,而是在教学和科研上,在临床上我反而更游刃有余,临床上我总是充满愉悦,一直是以好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晔您会怎样教导您的学生?郭文毅我经常对学生说,努力多少就收获多少,在医疗上不认真就会出差错,这些差错可大可小,大的差错可能会面临失业,一辈子做不了医生。所以,只要你选择从医,就要认认真真做好所有的事情,不能有任何差错,日常的负面情绪也不可以带到临床上来。晔有没有对您影响最大的人?郭文毅不同阶段,总有不同的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人,现在回忆起来,大学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我的教授,是他引导我进入了眼科,毛泽东对我们的影响也很大。后来有许多商业领袖,比如马云、柳传志,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很多二战的资料,特别喜欢丘吉尔,他很幽默,很乐观,这也是我向往的生活状态。晔怎样的医生,才是一个好医生?郭文毅

作为医生,最最重要的是认真。至于医者仁心,这个“仁”字,我的理解是,既然作为仁医,就应该有足够高超的医技,而且对待病人有足够的耐心和善心——愉悦地对待一位病人,你收获的是一份快乐,对待十位病人,收获的就是十份快乐。其实,大部分病人是很理解我们医生的,只是需要良好的沟通。

采访/晔问仁医编辑/龚晓敏

晔问仁医已入驻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dnpq.com/wazz/13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