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野不丢,生活无忧”。青光眼是第二大致盲眼病,因症状比较隐匿、致盲率高、不可逆,被称为眼睛健康的“隐形杀手”,很多患者由于未及时发现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最终导致失明。
年前,56岁的吴女士左眼青光眼急性发作,眼睛发红模糊,伴随恶心、呕吐、头痛持续不减,整个人状态极差,吴女士自述3周前已发生过一次,自认为是肠胃在作祟,急诊科医生检查后将其转至眼科。眼科医师蒋英华接诊后,凭借多年的治疗经验,迅速准确得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以及伴有白内障,经检查眼压高达60mmHg(正常眼压10-21mmHg)),果断给予对症治疗,迅速有效的控制了眼压,并当场医院眼科徐蔚主任来院实施手术,吴女士对手术疗效表示非常满意。
无奈,术后一周,病魔再次伸向了她,因有了之前的经验,吴女士右眼一发作就来眼科就诊。眼科主任陈裔裔检查眼压、查看病史,很快明确诊断。考虑到吴女士右眼发作凶险,如不及时手术,随时像个定时炸弹,陈裔裔与徐蔚主任沟通后,徐主任果断放弃原定的休假计划,再次来院为吴女士右眼实施了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
青光眼急性发作后的眼睛前房非常浅,术前吴女士的前房深度仅仅只有2.26mm,要在这么浅的地方进行精密的复杂手术,难道非常大,风险很高。医院眼科在徐蔚主任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了2次手术,术后1天吴女士的前房深度已经恢复正常,解除了青光眼再次发作的风险。
“没想到这么顺利,从入院到出院仅3天,就完全解除了我的痛苦,还能回老家过年。”吴女士家属非常感谢医院眼科,亲手递上了感谢信。
医院眼科主任陈裔裔指出,尽管青光眼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是一旦导致视力下降就是不可逆的,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阅读、室内外活动、休闲生活等都将受到影响,因此了解青光眼、防治青光眼十分必要。
一、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指眼压持续升高进而导致视神经危害及视野缺损,根据房角的宽窄可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在我国最常见的是闭角型青光眼,多见于眼轴(眼球的前后长度)偏短的患者。
二、闭角型青光眼症状及治疗
闭角型青光眼可因情绪激动、暗室停留时间过长、局部或全身使用抗胆碱类药物等诱发急性发作。发作时会突然感觉眼睛发红、视物模糊,常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及头痛。
经检查可见角膜水肿、前房极浅、眼压非常高。急性发作期经过滴眼液、输液降眼压后眼压趋于稳定,但是并不意味着解除危险,随时有再发作可能,因此急性发作期后多建议选择手术治疗,彻底解除眼压再次升高的危险。
三、青光眼的预防
医院眼科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宜测量一次眼压。白内障、虹膜炎等尽早治疗,以免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生活中,大家应该减少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刺眼光线损伤眼睛。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暗室或适当开灯照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