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白内障参保患者手术费最高降八成
继药品价格通过集中带量采购让利百姓后,北京市医保局再推惠民新政。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竞价谈判后价格平均降低54%,最高降幅超84%。自今年10月1日起,本市接受人工晶体置换手术的患者,个人费用负担将明显降低。这是北京市医保局首次尝试通过集中带量采购方式降低高值耗材价格,减轻手术患者费用负担。
白内障、青光眼是常见致盲性眼病,通过手术置换人工晶体是目前治疗此类病症,提高患者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降低人工晶体价格可直接减轻患者费用负担。为此,京津冀三地医保局协同,联合黑吉辽蒙晋鲁周边6省区,对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开展了竞价谈判。竞价谈判后价格平均降低54%,最高降幅超过84%,预计每年可为全市节省采购费用1亿元。
根据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和市药监局联合印发的《北京市落实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人工晶体类)工作实施方案》,新价格已于今年10月1日在全市医疗机构正式落地实施。
作为助患者恢复“光明”推出的综合惠民举措之一,在降低耗材价格的同时,北京市医保局还积极发挥系统集成优势,将带量采购与报销政策协同,耗材降价与保障提高叠加,同步将人工晶体报销限额从元提高至元,这意味着参保人员安装人工晶体每只可多报元。安装人工晶体实际收费低于上述标准的,按实际收费金额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
新闻名词
人工晶体
其是指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人工晶体的形状功能类似人眼的晶状体,具有重量轻、光学性能高、能生物降解等特性。
本报记者刘欢
(责编:鲍聪颖、高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