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新冠才感受到,家中的老人,能安然度过那段疫情肆虐的日子,对我们这种成年人而言,是多么的幸运,看看网络、现实中多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酸,特别感谢命运的眷顾,能让自己能有时光给老人尽孝,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开开心心祖孙三代平凡又幸福生活地生活下去,可是没想到,母亲的青光眼急性大发作,差点让我又陷入疫情那种彷徨的境遇……
第一次感受到青光眼——视力的强盗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视力一直非常好,两眼都是1.2,直到去年全民“阳过”的12月。
12月底,母亲感染了新冠病毒,经历了发烧、咽痛、咳嗽,一周后症状稍微好转,本以为平安度过新冠,但母亲又突然开始头痛,甚至呕吐,这也没让我警觉,只觉得可能是新冠后遗症,直到她告诉我眼睛又胀又痛、眼前一片模糊啥也看不清了,烦躁不安,血压因为疼痛居高不下,这时我才发现我错了。
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晚,母亲手捂着右眼,尽力忍受又痛得发抖,我着急不已,无奈之下听朋友介绍,带着妈妈到了有24小时眼医院。说实话,医院不太了解,病急也顾不了那么多,但直到我妈妈到院开始治疗后,我才发现我和妈妈是多幸运。
陪着母亲走过黑暗的边界……
值班的大夫检查时,母亲的右眼几乎完全丧失视力,而且眼压已经高到机器测不出,在排除多种疾病之后,确诊了母亲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眼压急剧升高导致剧烈疼痛和视力下降。医生马上为母亲用药,先把眼压降下来。
经过一夜的治疗,母亲的疼痛情况有所好转,但眼压一直没有完全降到正常范围,因为持续的隐痛加上失明的恐惧,我和母都很焦虑,急躁不安的母亲更是情绪波动,当时的我真的是手足无措,身心俱累。
幸运的是,第二天一早,值班医生安排我医院青光眼科的张建辉主任和李燕红医师处,他们应该是治疗过太多这样的患者,仿佛能够读懂青光眼病患的心,温和地解说、沉稳地治疗安排,让我们也随之心神安定,他们言简意赅地讲解了前房穿刺的必要性,经我们同意后,仅仅简单的眼球上施针,不到10秒,母亲的右眼压神奇地降到了正常范围,疼痛立马缓解了。
张建辉主任形象的解释我听懂了:人的眼球里有一个水进水出的水利系统,流动的是有营养的房水,正常情况下进出平衡,但青光眼一旦发作,水流不出去,眼压就升高了,然而我的母亲本身眼睛的房角结构比一般人狭窄些,更容易“堵住”,这样房水只进不出,就导致眼压急剧升高。一个前房穿刺,就可以让流不出去的房水,另外找通道先行泄压,就能保护眼球组织和神经。
经过张建辉主任简洁施治,母亲就缓解了病痛,能看到眼前人影晃动了,虽然视力还没恢复,已经让我们产生了极大的信心,决定就在张主任这儿接着治疗。当然结果也没有让我失望,在药物控制缓和了病情后,张主任给母亲成功进行右眼微创青光眼白内障手术,眼压不需要用药就在正常范围,母亲的右眼视力也一天天逐步恢复中。随后我们也进行了左眼手术,按张主任的话讲,极大概率母亲今后就和闭角型青光眼说再见了。
一个月后,母亲的右眼从看不清眼前的手指,达到了0.6的视力,眼压稳定在10-12mmHg左右,这可以算是一个“奇迹”了,因为听说这病会遗传,我也查了资料,知道青光眼会引起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大部分的患者即使成功控制眼压后,视力也不可能恢复,只能维持现有视力甚至更差;只有尽早治疗或抢救及时的病人,才有可能恢复视力,我不由庆幸,发病那天我带医院,更庆幸第二天就遇到了张建辉主任给予迅速降压,原先不抱希望母亲的右眼还能有这么好的视力,现在这样的治疗结果,真是让我和母亲喜出望外。
出院后随访过程中,医院问我愿不愿意把故事分享出来,让更多青光眼患者有个认识,我觉得也是一件好事,我和母亲的亲身体会是青光眼大发作时真的很痛苦,眼睛胀痛、视力丧失、头痛、呕吐、让人身心俱疲和恐惧,一定要及时就医降眼压,以免视力丧失;二是真切感谢张建辉主任团队,服务优秀,技术更是过硬,真实体会到医者仁心,在他团队照顾下,特别安心,所以母亲和我特意准备了一幅锦旗,医院,特别感谢张建辉主任和李燕红医生细心、温暖、周到地救治。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