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治疗包括滴眼液,口服药,激光和手术或者联合治疗。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防止青光眼损害的关键是控制眼压。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患者以及同一类型但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样的青光眼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都是不同的。因此,究竟一位患者应该接受哪种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您的病情类型、轻重程度等来综合判断。
一、药物治疗:
1.滴眼液
所有的滴眼液起初都会引起烧灼和刺痛感。这是由于滴眼液中的抗菌成分造成的而并非药物本身。这种不舒适感将持续几秒钟。
如果你要控制眼压,按照医嘱用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天4次的滴眼液每滴一次的作用时间通常是6小时。因此,最好在你清醒的状态下每经过相同时间间隔滴用1次,每日共4次,以确保药物24小时均能起效;如果是2次/天,作用时间是12小时,间隔12小时滴1次;以此类推。另外,每次点药一滴即可。
由于滴眼液会部分吸收入血,所以对患者来说,告诉眼科医生同时使用的所有其它药物(包括口服药物、静脉输液、滴眼液等)以及有无全身疾病是很重要的。
有些药物混合使用是很危险的。所以患者要问问医生这些药物一起使用是否安全。为了尽量减少滴眼液吸收入血以减少副作用、尽量增加眼睛对药物的吸收,滴完滴眼液后需要闭眼1-2分钟,并轻轻压迫内眦部防止滴眼液流入鼻腔。
虽然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潜在副作用,但是在多数患者中并没有任何的副反应出现。因此,不要因为说明书上写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放弃了本应接受的治疗,放任青光眼继续危害您的视力。
2.全身用药
当滴眼液不能有效的控制眼压时,就得加上全身用药。这些药比滴眼液有更多的副作用。它们是通过减少房水的生成或全身脱水来降低眼压的。患者应将自己有无其它病史告诉医生,以便于医生更好的开药,避免发生危险。
二、激光/手术治疗
遇到一些特殊类型青光眼,或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纯使用药物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或者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时,眼科医生将建议患者接受激光或手术治疗。
1.激光治疗
作为介于药物与传统手术的中间手段,激光治疗变得越来越普及。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有虹膜周边切开术、房角成型术;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最常见的方法叫做小梁成形术。其他还有睫状体光凝术等。一般操作用时10到20分钟,无痛或微痛,可在门诊操作。
激光有很多种,每种激光的治疗原理略有不同。以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为例,治疗的时候,医生会操作激光束(高能量激光),使之聚焦于需要治疗的部位,对需要治疗的部位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减少房水的流动阻力,使得房水更容易排出。
医生会在激光治疗后复测你的眼压。观察一切平稳后你就可以回家,重新进行日常活动。
激光治疗后,将近80%的患者可以避免或者延迟手术。有时在激光治疗数周后才能看出眼压下降的效果,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患者需要继续用药。待激光起效后,很多患者最后可以停用某些药或全部药物。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幸运。你的医生会根据你复查时检查的情况决定你是否需要继续用药或进行进一步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激光术的并发症很少,操作快捷,痛苦小,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日益普及。
经典手术
最常见的手术称为小梁切除术。做这个手术时,医生将去除小梁网的一小部分,在眼球壁上建立一个“阀门”,让房水更容易流出,从而降低眼压。这个手术通常只需要局部麻醉,可以在门诊进行或者住几天院。术后及时检查患者的视力和眼压。需要注意的是,术后几周内你的视力和眼压可能有所波动。
虽然小梁切除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是约有1/3的患者术后五年内白内障会有明显加重。
手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停用所有抗青光眼的药物。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患者的手术效果会有所下降,眼压控制不能达到理想值,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患者增加眼部按摩或加用一些药物协助控制眼压,有一些患者需要接受再次手术。
新型手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基于新技术的新型手术方式,它们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相比有其不同的特征。如更适合先天性青光眼的°粘小管切开术、损伤更小的微创小梁消融术等等。医院眼科正在开展这些新型的手术以期造福更多的患者。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一篇科普文章中介绍。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光眼治疗方案,为青光眼患者带来福音。
附录:
张纯教授团队出诊时间表:
张纯(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PHD
洪颖(左),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许珂(右),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作者:宋一帆
编辑:冯云
***********
宋一帆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