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光眼日是由世界青光眼联合会和世界青光眼患者联合会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性行动,即每年一次的“世界青光眼日”,旨在提高青光眼的知晓率。年3月6日被选为第一个“世界青光眼日”,3月6日后一周为青光眼周。年青光眼周主题是“打败盗取视力的窃贼——青光眼”。
青光眼被人们戏称为视力小偷,因为它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早期大部分人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等到发现视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青光眼的中晚期,对于已经造成的视野缺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弥补。
(一)现状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但其具有隐匿性,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中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青光眼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在老年人更常见,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预计到年,全世界将有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万人最终可能发展为双眼盲。
(二)高危人群导致青光眼的原因有多种,以下四类人较常人更容易患该病:
一是家里有亲属得青光眼的人。由于遗传因素,这类人患青光眼的几率会比其他人高出10倍左右。
二是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
三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患者。
四是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容易发脾气、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的人。因为,精神因素也是引发青光眼的一大原因。
(三)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青光眼的最好方法
大多数人在35岁左右就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青光眼检查,40岁时再进行一次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60岁以后每隔1-2年检查一次。
眼的内部压力—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的量。眼睛的房水是由睫状体的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生成,储存在眼球前半部,主要功能是供给眼睛养分。房水如流通受阻,则眼压升高。当眼压超过了眼部组织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神经病变,造成视野缺损,这就是青光眼。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也是我国的眼科常见病,主要人群的发病率约为0.21%—1.64%,40岁以上人群则高达3.5%。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青光眼家族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痛、看灯光有彩医院检查,配合医生及时诊治。青光眼是双眼发病,一只眼患病,另一只眼也要及时检查。在治疗时要定期检查,避免无症状性逐渐失明。
青光眼疾病有什么表现吗?
青光眼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因此它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1、平时喝水较多,一次喝水超过毫升时出现头痛。这是因为饮水速度快,量多,可使血液稀释引起渗透压降低,进入眼内的房水就会增多,从而引起眼压升高。患者常在饮水后15~30分钟出现眼胀头痛。
2、40岁前出现老花眼(应与远视眼较早出现老花眼相鉴别),尤其是女性,且老花度数变化很快,需频繁更换眼镜。这可能与眼调节力减退有关,并与青光眼早期病变的程度成正比。
3、情绪激动或在暗处停留过久(如看电影、电视或在暗室工作),便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眼前如同有一层云雾,这是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多次反复出现后,有可能突然进入急性青光眼大发作期。
4、早晨起床后看书报较吃力,易出现鼻梁根部酸胀和眼眶前额胀痛。因为正常人的眼压有昼夜波动的规律,一般清晨偏高,夜间较低。青光眼患者24小时的眼压波动幅度更大,故早晨眼压就更高,就会出现症状。
5、视力逐渐下降,验光配镜视力矫正不到1.0(对数视力表为5.0),尤其高度近视者,戴适度的眼镜后仍常有头痛眼胀感。由于高度近视的巩膜(眼白部分)变长,弹性明显下降。所以出现高眼压时,自觉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患者容易疏忽,而视力却在悄悄损失,医生也往往易漏诊。
青光眼可分为哪几类?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家族史
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胀、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2.查眼压
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3.眼底改变
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4.查视野
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河大附院眼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