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健康--分享健康,服务他人; (一)寒湿(风寒)
病因病机:寒湿或风寒外侵,袭于肠胃,或伤食生冷,脾失健运,清浊不分,升降失司,发生急性腹泻。
(二)湿热(暑湿)
病因病机:湿热或暑湿外邪伤及肠胃,传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
(三)伤食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宿食积滞,停滞肠胃,传化失司,引起腹泻腹痛、粪便臭如败卵。
(一)寒湿(风寒)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方剂:藿香正气散(《局方》)加减。
药物:藿香10g,苏叶l0g,厚朴6g,苍术10g,陈皮6g,茯苓10~15g,煨木香3~6g,甘草3~6g,车前子10g(包)。
方义:藿香、苏叶芳香化湿、解表祛风,苍术、厚朴苦温燥湿,木香、陈皮理气止痛,茯苓、车前子利水渗湿而止泻,甘草和中。
加减: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加荆芥穗、防风、白芷,解表祛风。呕吐恶心、胸闷脘痞,加姜半夏、生姜、白蔻仁,和髓止呕,化湿醒脾。腹痛肠鸣者。加炮姜炭、砂仁、草豆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尿少、小便不利者,加泽泻、白术、猪苓,利小便可以实大便,
变通法:若无表证表现,可用胃苓汤(《丹溪心法》)。该方用平胃散(《局方》)燥湿健脾。五苓散(《伤寒论》)通阳利水渗湿,是治疗寒湿腹泻常用方。
(二)湿热(暑湿)
治法:清热利湿。
方剂:葛根芩连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葛根10g,黄芩10g,黄连10g,白芍10~15g,木香3~6g,金银花15g,大豆黄卷10~15g,陈皮6~tog,甘草6~10g。
方义:葛根清热解肌、升清止渴,黄芩、黄连清热燥湿,白芍、甘草缓急止痛,银花清热解毒,大豆黄卷退热化湿,木香、陈皮理气。
加减:夹有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均炒炭用,消食导滞。见发热头痛口渴,加连翘、薄荷,清热祛风。见腹胀脘闷,苔腻湿重者,加苍术、厚朴,苦温燥湿。
变通法:若暑湿入侵,表里同病,发热、头重、烦渴、泄泻、尿少,脉数,用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加味,即香薷、藿香、厚朴、扁豆、银花、连翘、六一散、车前子、陈皮等,祛暑利湿止泻。
(三)伤食
治法;消食导滞。
方剂;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
药物:莱菔于10g,神曲10g,焦山楂10g,谷麦芽各10g,陈皮6~10g。法半夏10g,茯苓10g,甘草3~6g。
方义:莱菔子、神曲、山植、谷麦芽消食导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和胃调中。
加减:腹痛肠鸣者,加木香、砂仁理气止痛。
变通法:若食滞较重而化热,脘腹胀痛,泻而不爽,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加减,即大黄、黄连、黄芩。枳实、神陆、白术、茯苓、泽泻等,清热导滞,攻下消积,为通因通用之法。
西药选择
急性腹泻可因肠道疾病、感染、中毒等引起,治疗可分为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单纯胃肠炎致急性腹泻,可给予吸附药和收敛药。此外,急性腹泻还可应用抗动力药、解痉药和抗菌药。
收敛药和吸附药
蒙脱石
常用的止泻药思密达,便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它属于收敛药,主要通过覆盖消化道黏膜,同时与消化道中的黏液、蛋白结合来起到止泻作用。蒙脱石用于急慢性腹泻,食管、胃肠疾病引起的疼痛症状。成人每次服1袋(约3克),每日3次。服用时将该药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
需要注意的是,该药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如需合用其他药物,请在服用本品前1小时先服其他药物。另外,急性腹泻患者还应注意纠正脱水。
药用炭
它为吸附药,具有丰富孔隙,能吸附有毒或无毒刺激性物质,以及肠内异常发酵产生的气体,减轻对肠壁的刺激,减少肠蠕动,从而起止泻作用,用于食物、生物碱等中毒及腹泻腹胀者。成人每次服3~10片,每日3次。不过,长期腹泻腹胀患者禁用本品,因其可引起便秘。
碱式碳酸铋
它用于缓解胃肠功能不全及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腹胀等症状,并可与抗菌药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但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应先控制感染再使用本品。
洛哌丁胺
它可控制急慢性腹泻,减少排便量及次数,增加大便稠度和硬度。成人首次服4毫克,以后每腹泻1次服2毫克,直至腹泻停止或每日用量16毫克~20毫克,空腹或饭前半小时服药可提高疗效。急性腹泻使用本品48小时症状无改变,应及时停用并改换其他药物治疗。而妊娠妇女、肝功能障碍者需要慎用此药,对本品过敏、便秘、胃肠胀气、严重脱水患者或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者禁用本药。
地芬诺酯
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慢性肠炎。每次服2.5~5毫克,2~4次/日,至腹泻被控制时,应减少剂量。需要注意,本药不能用作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如治菌痢(细菌性痢疾)便需与抗菌药合用,以控制腹泻症状。青光眼、肝病、脱水患者,对本品过敏者应禁用,哺乳女性则要慎用。
治菌痢药
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指患者总想排便却又没多少便可排的症状)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对菌痢引起的急性腹泻,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1)普通型痢疾:可选用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氟哌酸)。成人每次服0.2~0.4克,每日4次,治疗l周。
(2)中毒性痢疾:需及时住院治疗。首选环丙沙星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口服;次选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成人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使用剂量加倍。
解痉药与抗酸药
治腹泻相关的胃肠痉挛可用解痉药(如-2),但不作为腹泻主要治疗用药,抗痉挛和抗呕吐药(如胃复安)应避免用于胃肠炎,因疗效差,且易引起不良反应。此外,碳酸氢钠等抗酸药也时有使用。
鹿苑健康-中医探索,健康食品,养生锻炼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