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23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杭州盛大开幕。大咖云集,畅谈眼科最前沿,同时也离不开对日常临床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探讨。听多了按部就班的大会发言,何不来诺华青光眼卫星会与大咖们一同互动讨论和治疗青光眼相关的问题!
本次会议主席由复旦大医院的孙兴医院的王宁利教授担任,医院林丁教授、医院袁志兰教授、医院张纯教授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卓业鸿教授担任Panel。
可关闭房角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
现场互动回答:
大咖观点:
前房深度小于1.8mm或1/4角膜厚度时可定义为浅前房。遇到可疑房角关闭的患者,处理的依据主要是患者房角的实际情况。首先做暗室俯卧试验,若结果阳性或试验诱发了青光眼急性发作,则立即处理;否则保持观察,进行保守治疗。
重点观察虹膜周边膨隆程度,由于不是每一位患者都愿意接受花时间、舒适度不够高的检查,因此可根据患者心态调整策略,观察不便者积极行预防处理。
临床干预目的是阻止疾病的进展,而个体症状严重程度、晶状体暴露程度、年龄、前房深度、眼轴均是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若欲行手术,则需预先评估风险,综合考量患者的屈光情况、眼轴长度、晶状体位置和厚度等。手术处理方法包括虹膜周边切除术,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前房玻璃体切割术等。
真实的临床工作中,房角关闭的发病率较小,且有患者接受手术后仍然出现青光眼发作,所以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并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效应。
青光眼的药物治疗进展
1.青光眼药物治疗新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2.为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之前,您一般会用到几种降眼压药物?
3.在手术治疗之前一般都不会使用所有种类的降眼压药物,原因是_____?(可多选)
A.多种药物联用对患者眼表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B.3至4种药物联用,患者依从性差
C.缺乏RCT研究数据去证实MMT治疗的获益
D.很多药物会使接下来的手术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现场互动回答:
大咖观点: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开角性青光眼,其目标是尽量控制眼压;而闭角性青光眼主要应用手术治疗,但术后仍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此外,在年轻患者中,由于应用滴眼液的时程较长,可能引起潜在的眼表疾病,因此会限制用药次数。越年轻的患者,越倾向于手术治疗。
对于开角型青光眼,需要区分首次接诊患者和长期随诊患者。若新接诊的患者眼压很高,则直接进行手术治疗。长期随诊的患者相对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在依从性好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多种药物,控制眼压后择期手术治疗;否则应用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眼部及全身情况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在临床工作中,同时使用的药物一般不超过3种,年龄大、全身情况良好者可考虑使用4种药物。目前的青光眼药物主要有固定复方制剂、无防腐剂抗青光眼药物、Rho激酶抑制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等。需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指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搭配使用,严格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作用机制的多种药物。固定复方制剂在此就有了很高的价值,能够高效、充分地发挥不同机制药物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
小结
控制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目标,健康的眼表和高手术成功率无疑也是锦上添花。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充分的宣传也必不可少。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青光眼治疗的发展方向总结为:一,研发无防腐剂的青光眼药物;二,研发可眼内植入的长效药物;三,继续寻找靶点,以促进小梁网的房水排出;四,进一步完善小梁网流出道手术及微创手术技术。
多方思考、个体化决策。有发展就有突破,青光眼治疗非一成不变,惠及患者才是王道!
新版置顶方法随着
当前时间: